替代品产业化折射海南“禁塑”决心
近期,记者在走访海南部分餐饮企业、商超时发现,不少“禁塑”后的替代品已出现在公众生活和日常消费选择中。据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海南将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创新激励政策,增加发展动能;通过完善地方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市场准入、产品检测、产品溯源和市场监管等闭环管理流程,推动替代品生产和应用有序发展,推动全生物降解制品产能在岛内形成。
从2019年由“限塑令”升级为“禁塑令”,并明确到2025年底前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将“限塑”变“禁塑”,虽然是一字之变,但也体现了海南的决心和态度。实行“禁塑令”,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这都关乎着全省人们的切身利益,海南禁塑具有现实需要。
此后,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不少“禁塑”后的替代品开始出现在海南的餐饮企业、商超,成为公众生活和日常消费的选择。为了让企业找到订单,让用户找到满意的供应商,海南相关部门还主动“搭台”牵线,由此可见,海南落实“禁塑令”的步伐十分地坚定和扎实。
与此同时,海南还着眼未来,借鉴他山之石,部署发展替代品产业链,完善闭环管理,推动替代品生产和应用有序发展,这一系列措施充分折射出海南“禁塑”的决心和智慧。“禁塑”是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标志性项目之一,是保持一流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更是我们加快建设海南自贸港的坚实基础和保障。
而“禁塑”的关键就是加快替代品的研发、生产和供应,满足公众生活和日常消费刚需,并推动替代品应用常态化。此外,替代品的生产和应用,也将推动海南替代品产业化发展,这是落实“禁塑令”的必经之路。当然,在落实“禁塑令”,推动替代品产业化发展的这条道路上,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首先,在替代品生产企业逐渐增多,以及替代品产业链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必须尽快完善地方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市场准入、产品检测、产品溯源和市场监管等闭环管理流程。要及时把握市场动态,明确具体的时间表,让规范替代品企业生产经营和应用秩序跟得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同时,必须完善产业链发展规划,合理规划生产企业、利用产能,避免产业资源浪费。
其次,替代品产业化发展的前提,不单单是政府的全力支持,更在于替代品能够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受到消费者青睐。而这,既要保证替代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也要保证替代品得到全面推广使用,需要不断加强宣传。再有,替代品生产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质,根据海南实际情况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让消费者用得起、喜欢用,才能行稳致远。(于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