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吸管被列入海南禁塑名录 替代品生产线正在准备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7月15日消息(记者 谭琦 实习生 倪海淮)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规定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今年3月,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第一批)》,一次性吸管也被列入其中,将在今年12月1日起禁止使用。目前海南的市场一次性吸管使用情况怎么样?相关的产业进展如何?记者进行了走访。
15日下午,记者在国兴大道和宜欣城的星巴克门店看到,店内都已经换上纸质的吸管。在价格方面,在海甸岛家乐福超市的货架上可以看到25支纸质的吸管售价6.9元,国兴大润发50支装的纸吸管售价12.8元,而在批发市场上,100支装的聚丙烯(PP)吸管仅售5元。但对于顾客来说,塑料吸管和纸吸管在使用体验上还是有差异。在饮品店,塑料吸管是奶茶、可乐等多种饮品的固定搭配,非常方便。

超市内售卖的纸吸管(左)。记者 谭琦 摄
在友谊阳光城的喜茶店内,无论是外卖还是堂食都有提供纸质的吸管,在点单的选择中,纸质吸管有提示“口感略有影响”。“但顾客选择纸质吸管的并不多。”据该店的工作人员称,特别是含有珍珠等口味的饮品,大多数消费者仍然会选择一次性的吸管。

饮品店可提供纸质的吸管。记者 谭琦 实习生 倪海淮 摄
据统计,我国去年塑料制品累计产量8184万吨,其中塑料吸管近3万吨,约合460亿根,人均运用量超越30根。但每一根塑料吸管的降解时间可能长达500年,且回收应用难度较大。今年6月30日,麦当劳中国宣布,即日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近千家餐厅将率先停用塑料吸管,同时在杯盖的设计上进行了微调。星巴克在2018年就宣布,2020年将在全球范围全面停止使用塑料吸管,此前星巴克在我国的塑料吸管年均使用量为200吨左右。
“目前一次性塑料吸管的替代品有纸质吸管和淀粉改性的吸管,目前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海南袋袋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现在市场上大多数使用的是纸质的吸管,由于市场需求并不大,后期产能提升后,价格也会有所下降。
记者从海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目前省内仍没有相关企业生产全生物降解的一次性吸管制品,但相关生产线和产能正在进一步推进中。“全生物降解吸管的生产线相对较简单,产能也能很快的提升。”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称,据统计海南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年消耗量约为6万吨,其中包括一次性塑料吸管制品。“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后,会有足够相关的替代品提供给市场。”该工作人员也建议,市民可以使用全生物降解吸管,或者自备循环使用的玻璃、金属等制品替代一次性塑料吸管。据了解,根据海南省“禁塑”工作的推进情况,目前省内的相关企业也在布局转型生产,全生物降解吸管的生产也在准备中。
延伸阅读>>>
海南首批“禁塑”名单
▶▶▶实施时间
今年12月1日起
▶▶▶禁塑范围
塑料膜袋、餐具等2大类8个小类
主要为一次性膜、袋类和一次性餐饮具类
一次性膜、袋类具体包括:商品包装袋(购物袋、日用塑料袋、纸塑复合包装袋)和用于盛装垃圾的塑料袋这2小类
一次性餐饮具类具体包括:盒(含盖)、碗(含盖)、碟、盘、饮料杯(含盖)、吸管这6小类
▶▶▶权威解读
“禁塑”备受关注。首批被禁止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都有哪些?目前哪些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如何辨别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为何从今年12月1日起实施……3月24日,省生态环境厅土壤和农村环境管理处有关负责人对这一系列问题作出了回答。
问:《名录》主要禁止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有哪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哪些品类?
答:《名录》以负面清单的形式明确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种类,体现了先易后难,积极稳妥的原则。
我省第一批《名录》将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餐具2大类,10个小类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纳入禁塑范围,主要包括:含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一次性膜、袋类和餐饮具类。
膜袋类4类:
1.购物袋:是指符合《GB/T
21661-2008 塑料购物袋》标准要求的,在销售、服务场所用于盛装及提携商品的袋制品,主要包括日常使用的背心袋等有提口的塑料袋。
2.日用塑料袋:是指符合《GB/T
24984-2010 日用塑料袋》标准要求的,经热合或粘合等工艺制成的连卷袋、平口袋等无提口的袋制品,主要包括商超用于盛装散称货商品的连卷袋、平口袋等无提口的塑料袋。
3.纸塑复合包装袋:是指符合《BB/T
0039-2013商品零售包装袋》标准要求的,用于盛装零售商品便于携带的轻型包装袋,材质为纸和塑料复合而成,主要用于糕点、外卖打包。
4.垃圾袋:是指符合《GB/T
24454-2009 塑料垃圾袋》标准要求的,经热合或粘合等工艺制得的塑料垃圾袋。
餐饮具类6类:指符合《GB18006.1-2009塑料一次性餐具通用技术要求》标准的预期用餐或类似用途的器具,包括一次性使用的餐盒(含盖)、碗(含盖)、碟、盘、饮料杯(含盖)、吸管等,主要涉及餐饮和外卖行业。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禁止的膜袋和餐饮具均不包含商品预包装。如方便面、果冻、酸奶等商品的预包装。
问: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这些材料主要指哪些?
答:这些材料都是市面上常见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如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是塑料袋的主要原料,聚丙烯(PP)是一次性塑料餐具的主要原料,聚苯乙烯(PS)经常被制作成一次性发泡餐具,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饮料瓶的主要原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常被用于包装袋和塑料薄膜。
这些传统塑料往往都不能被降解,随着大量的使用和遗弃,导致了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从而危害到自然环境。
问:哪些产品是符合规定要求的?
答:目前符合替代品要求的主要包括可重复使用制品、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布制品、纸制品和生物质制品(包括蔗渣、竹纤维和淀粉)等。这里要强调一点,生物质制品中不得含有不可降解塑料成分,否则也是不符合规定的。
问:什么是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公众如何辨别是否是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
答:全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如土壤和/或沙土等条件下,和/或特定条件如堆肥化条件下或厌氧消化条件下或水性培养液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并最终完全降解变成二氧化碳或/和甲烷、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盐以及新的生物质的塑料。全生物降解材料主要包括脂肪族聚酯(如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己内酯(PCL)、聚乙交酯(PGA)、聚羟基烷酸酯(PHA)、聚乳酸(PLA)、(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SA))、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脂(PBAT))、二氧化碳-环氧化合物共聚酯(如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共聚物(PPC))、淀粉、纤维素等。
为方便公众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辨别,我省即将发布《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通用技术要求》,对全生物降解塑料及其制品做出概念性规范,指导相关生产和销售企业依据上述标准开展生产和销售活动。在海南生产和销售的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均要求在商品包装上标注电子监管码(二维码)和产品成分的标志。
问:《名录》的具体实施日期是什么时候?
答:为给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等各方足够时间准备,根据《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规定,《名录》将于2020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