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就要去追,入职第一天我便决心做海南黎苗文化传承者——吉贵
编者按
在劳动中,我们推动历史的车轮;在奋斗中,我们接近伟大的梦想。在这个劳动者的节日里,我们向广大劳动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节日问候。 近日,海南又一批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他们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创造一流,这些品质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我们走近其中几位杰出代表,感受新时代劳动者的风貌,聆听他们建设自贸区(港)的故事。

人物介绍

吉贵,现任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非公企业)。1998年1月入职槟榔谷景区,他凭着一股敢于“较真”、“敢想敢干”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员工成为海南省旅游行业一名卓越的高级管理人才。他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企业发展壮大,2018年公司上缴国家税收 2025.4万元,同比2017年增长了 66.34 %,员工工资和各项福利保持8%的增长率。兴建“惠民街”,以免费+补贴形式提供店铺,带领周边村民共同脱贫致富。两年来,公司共投入106.82万元扶贫贫困户125户,大部分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近十年来,公司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对周边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百姓住房的修缮、捐资助学、精准扶贫、大病救助和旅游、节假日慰问以及其他方面的资助,为有劳动能力或有一技之长的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全景区共解决1300余人就业。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海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工会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荣获‘五一劳动奖章’,我感觉这不仅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这份责任重于泰山。”近日,海南省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吉贵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获得此项荣誉不光是自己一个人的努力,这份荣誉属于投身旅游事业的每一个人。同时,也会将这份荣誉和责任化作动力,全身心的为海南旅游事业做出新的贡献,也让海南黎族苗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关心“惠民街”商户的经营情况 人民网记者枉源 摄
入职第一天便决心做海南黎苗文化传承者
自从1998年1月18日入职槟榔谷景区的第一天起,他就下定决心,一辈子做海南黎苗文化的传承者及传播者,将人生的价值和奉献定格在这个大舞台上。“我刚到槟榔谷的时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员工,但是我作为黎族人,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不希望自己民族的这些文化失传。我们需要保护、传承、弘扬海南的黎族苗族文化,使其生生不息。”吉贵说,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决心和使命。
“早些年的时候做传播海南黎族文化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但我的前辈也就是槟榔谷的董事长程天富先生就考虑说民族的文化需要好好去保护和传承,应该把海南的黎族和苗族的文化合为一体,所以我们提出了一个‘黎苗一家亲’。从那时开始我们就致力做这一件事情,并且一心一意的将这件事情做好。”

关心景区发展 和同事讨论“取长补短” 人民网记者枉源 摄
“当时我们还费劲心思的到周边的村子里去收集一些老百姓的文物和老物件,但是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们,不知道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其实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这些充满历史气息的东西能够传承,能够让更多的游客或是海南的年轻人们了解到我们海南的黎族祖先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也希望这些文化可以得到弘扬。”
“早期的时候我在槟榔谷管理一个当地的苗寨歌舞厅,拿现在的话来讲叫‘经理’,那时候我们就叫‘队长’。当然我还是更多的以一个普通员工的身份出现,但是我有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我有一个坚定的梦想,也想要实现自己的一些价值。通过不断的努力,比别人多做、多想、多思考,也时刻冷静下来沉淀自己。”吉贵说,当你给自己下定一个目标的时候,人是充满干劲的,并且会将这股劲头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贴近员工 了解员工工作情况 人民网记者枉源 摄
以身作则 用行动诠释“劳动最光荣”
“正人先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是吉贵在公司管理会议上常提到的一句话,并以此为原则,在各方面从严要求自己,身体力行做好表率作用。每年的台风季节或恶劣天气,他身为领导干部,为企业利益及员工安危所急,每次都亲自带班值班,身先士卒,抢险救灾,战斗在第一线,哪里最危险往哪里冲,数次不顾个人安危,排除安全隐患等。
在2011年9月的一次抢险救灾中,一名员工不慎掉落到激流中,被树枝挂住卷入激流中,不见了身影。在此万分危急之际,吉贵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跳入激流中,展开施救,为成功获救员工赢得最宝贵的时间,获得全体员工的称赞,成为景区最动人、最感人的一段佳话,传颂至今。

时刻关心黎族阿婆的生活情况 与她们亲切交谈 人民网记者枉源 摄
“我认为我们所付出的每一滴汗水,每一点每一滴都是真实的。我希望在我的引领下,让更多的员工和更多的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付出来体现人生的价值,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劳动是最光荣的。”吉贵说,不论身居何职都要勇当先锋,时时刻刻激励自己,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槟榔谷景区有几十位黎族纹身阿婆及老年非遗传承人,还有许多民间技艺老人,他们是景区最受尊敬的阿公、阿婆,也是全体员工的亲人。吉贵亲自制定各项老人保障管理规范,并亲自抓落实到位,在生活及工作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也定期组织管理干部下基层岗位和宿舍问寒问暖,特别是重大节庆日,组织各项关怀和团聚活动,送福利、送关爱、送温暖,深受老人们的爱戴,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贵仔”。

与同事一起视察园区情况 人民网记者枉源 摄
“我们做旅游工作的,基本都是全年无休的,我们要时刻保证游客在景区游得舒心、玩得开心,也在不断提升各项服务工作,保障游客所花的每一分钱都能得到相应的高质量服务。不仅如此,景区的安全工作也是必不可少,我们地处山区,会经常遇到刮风下雨甚至是台风等自然灾害天气,这时候我们都会全员戒备,时刻保证游客的安全。”吉贵说,特别是我们景区内一些高龄的黎族阿公阿婆,要让他们有归属感,要时时关心他们的身体情况,特别是灾害天气对他们的生活有没有影响等等。

认真学习 积极贯彻新思想、新发展理念 人民网记者枉源 摄
有梦就要去追 我们都是“黎家梦”的践行者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既然有梦想,有目标,就要脚踏实地的去努力,不折不扣的去执行,这样梦想才会实现。”
让吉贵印象深刻的是,二十一年来,槟榔谷所处的甘什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也过上了富足的生活。“甘什村分为甘什上村和甘什下村,我们当时刚来这里的时候,生活条件是很差的,不通水也不通电,村民们居住的房屋也是我们景区里面保留下来的那种茅草屋,瓦房只有一两间,人口也只有一百来人,道路也不通畅。随着槟榔谷景区开始打造,我们也深入到村子里面,帮他们修路,完善一些基本的生活设施,同时也随着景区的发展,村民们基本都在景区里面工作,特别是近年来打造的‘惠民街’,让周边的老百姓来这里做生意,增加收入。”吉贵说,这二十一年对甘什村以及周边的村庄来讲蜕变的巨大的,现在想起那时的景象都会让人感到震撼。现在村民们家家都盖起小洋楼,摩托车、小车都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了,看到他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我们也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吉贵的人生格言。在当地村落和景区的和谐发展中,他主动承担起农企连心桥的作用,加上景区包容发展的理念深入民心,周边大部分村民已进入到景区开始了“半天上班+半天务农”的弹性工作方式;另一方面,他大力倡导“企业、村落双向合作,共同发展致富”的管理理念,畅通村民与企业领导的沟通渠道,坚持奉行“惠民富民”的发展政策,兴建“惠民街”,以免费+补贴形式提供店铺,带领周边村民共同脱贫致富,走上和谐发展奔小康的幸福之路。

时刻记录学习心得 分享学习体会 人民网记者枉源 摄
“槟榔谷有一个使命,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梦想,那就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和老百姓一起共赢,和他们共同致富奔小康。”吉贵表示,只有老百姓们的生活真正富足了,那对于企业来讲才是共赢的事情。
谈到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的大背景时,吉贵表示,当下海南正值重要的发展机遇,各行各业都应尽情绽放光芒。“对于旅游行业来说,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要让自己的成长步伐追得上自贸港建设的发展步伐。我们景区也在积极培养和挖掘人才,以此来应对与日俱增的外国友人团队,要让他们更加轻松的了解海南黎苗文化。”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二十一年来,我们也一直不忘初心,坚守着我们的‘黎家梦’。往后,这双梦想的翅膀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和更多的年轻人一起,共筑更加美好灿烂的‘黎家梦’。”吉贵坦言,就是凭着对事业的热爱,凭着一股敢于“较真”、“敢想敢干”的韧劲,不懈坚守了二十一年,与公司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从基层员工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因为有梦,所以砥砺前行。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记者:枉源、王海云
编辑:映言
|